<strong id="zi98m"><pre id="zi98m"></pre></strong>

  • 
    <dd id="zi98m"></dd>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記者對話省生態環境和應急保障中心大氣環境研究所預報科科長蘭杰
      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是怎么來的
      2023年02月24日 09時55分  

      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47,較2017年春節期間下降49.1%,太原連續3年春節期間都沒有出現重污染天。這對于省生態環境和應急保障中心大氣環境研究所(簡稱“大氣所”)預報科科長蘭杰而言,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蘭杰是嵐縣人,主要從事的工作是大氣環境監測和預測預報。用他自己的話說,“預測的結果沒有出現,對預測人來說是一件失敗的事情,但對于空氣質量預報工作而言卻是一個幸福的煩惱?!碧m杰解釋道,“預測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經過精準調度、科學應對,一天都不發生,就是我工作的最大收獲?!?/p>

      那么,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是如何產生的?預報對于環境保護又有著怎樣的作用?2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對話蘭杰,體驗“大氣所”一天的工作內容,揭開環境空氣質量預報的面紗。

      緊盯擴散形勢一刻不能放松

      2月22日8時許,蘭杰就站在了當天的大氣擴散圖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目前,我省有200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每個站點每小時產生十幾項監測數據,“這些海量數據每天都要和大家一起共同審核,監控所有儀器的運行狀態,保證監測數據真、準、全?!碧m杰說,每天8時30分到10時,自己和同事們都會基于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氣象場預報情況結合空氣質量數值模式模擬結果,綜合分析研判未來空氣質量狀況。

      預報工作離不開數據分析,從海量數據中,準確挑出影響關鍵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這需要對數據有足夠的敏感性,通過綜合分析污染物濃度、溫度、風速、濕度、邊界層高度、大氣環流形勢等多維度數據信息,根據模式預報結果、最新環境監測數據、排放源排放數據以及多家主流氣象預報機構的預報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判,開展人工預報訂正,最終給出預報結果。這種專業性極強的預報分析,一方面要求長期的業務知識積累,另一方面需要每天緊盯擴散形勢,一刻不能放松。

      10時至11時,是蘭杰與同事們和省氣象部門、西北區域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內11個城市開展區域會商研判的時間。會商是為了準確把握氣象條件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確保預報的科學和準確。遇到重要活動、節日假日期間,雙方還會加密會商,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為公眾健康出行提供技術服務。

      11時至12時,蘭杰會向西北區域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報送未來7天環境空氣質量預報結果。每天中午,大家在網絡上就可以看到當日的環境空氣質量預報了。

      “幾個小時之內,需要對數千張圖表和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發布預報結果精準預報,我們的工作空間很小,但并不覺得枯燥?!碧m杰說,“因為在數據的背后,可以洞悉空氣質量的千變萬化,所有的堅守和付出,助力了一次次重大活動的勝利舉辦,減少了一個個重污染天的出現,大家特別有成就感?!?/p>

      逐小時復核污染數據守護藍天

      當天環境空氣質量預報結果的公布,并不意味著“大氣所”一天工作的完結。

      空氣監測數據每小時都會從全省各區縣傳輸到“大氣所”。每天下午,蘭杰和同事們都要對幾萬個空氣監測數據進行復核。工作中,大家高度集中注意力,逐小時對六項污染物數據進行復核,發現疑似異常的小時值,認真檢查監測儀器參數、相關污染物變化、歷史數據是否存在類似變化、站點周邊污染源;查看運維工單、設備信息,判斷設備運行情況;同時還要結合氣象參數、站房動力環境等信息進行在綜合分析,保障監測數據能夠真實反映環境空氣質量。

      除此之外,蘭杰和同事們都會對空氣質量污染熱點進行分析,要把前一天空氣監測站點出現的污染特點梳理出來?!俺舜蠓秶奈廴具^程需要把握以外,還需要把小的污染環節關注好。哪個站點,什么時間,哪些指標偏高,要形成報告上報主管部門。日積月累,一點一點抓,一天一天盯,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藍天越來越多?!碧m杰說。

      空氣質量關乎每一天的生活,這意味著空氣質量預報不僅僅是數據分析。信息發布的目的是提供健康指引、服務公眾出行、為污染管控提供依據,讓更多人可以了解空氣質量狀況,共同守護我們頭頂的同一片藍天。從事大氣監測和空氣質量預報工作7年,蘭杰幾乎沒有休過年假,大年初一加班已是習以為常?!暗吹郊亦l的天越來越藍,空氣越來越好,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碧m杰說。

      過去5年,山西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累計改善31.7%,重污染天數較2017年減少了85%,空氣質量改善效果肉眼可見,藍天成了常態,清新成了必備。

      “甜蜜的煩惱”是如何產生的?

      面對萬千氣象,要準確預言空氣質量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布設在各市區縣,特別是汾河谷地等重點地區實時回傳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中,既要關注點(污染特別重的地方),還要關注面(區域污染形勢)。

      目前,全省各市未來7天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準確率在70%以上,重污染過程預報準確率在90%以上。蘭杰介紹,預報偏差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各相關要素的不確定性,氣象預報本身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同預報員在進行人工訂正時也存在差異,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受污染源變動影響,因此需要預報部門上下級之間、環境氣象部門之間進行區域聯合會商,確保污染過程的精準把控,減小預報偏差;另一方面,如果預測到可能出現重污染過程時,各相關單位會按照“山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相關要求及時響應,采取一些必要的減排措施來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氣,經過科學預測、分級響應,與預測結果相比,重污染過程污染程度會有所減輕,這個時候由于預報不準確帶來的“甜蜜的煩惱”就產生了。

      為了這個“甜蜜的煩惱”,蘭杰和同事們需要在數據中進行挖掘分析,發現環境空氣質量未來的演變趨勢,大家每天堅守在屏幕前,仔細分析每一組數據、每一張圖片,以認真、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揪出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元兇”,確保每次預報的準確性。

      2月17日,“大氣所”與國家、省氣象部門集體會商研判,根據預測預報和監測實況分析,太原區域未來7天內可能出現一次中至重度污染過程。蘭杰第一時間報送主管部門,省生態環境廳立即響應。經及時調度,科學管控,太原市提前采取管控措施和區域聯防聯控,使污染物得到有效遏制,太原又“少了”一個重污染天。

      精細化監測讓數據“說真話”

      隨著我省空氣質量的持續向好,大氣污染管控和重污染天氣預警應對不斷向精細化、靶向化方向發展。為了進一步了解弄通大氣污染形成的原因,蘭杰和同事們一起潛心研究,推進我省顆粒物組分站和揮發性有機物組分站的建設工作,將我省大氣監測從常規監測提升至精細化監測,提高精細化服務水平。

      現在,我省有11個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站點,5個顆粒物組分監測站點,這些設備可以監測到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成分有哪些,PM2.5里面的成分有哪些,不同區域、不同時段又有什么區別和規律,這些不但可以讓大氣環境質量監測人員知道空氣質量的基本情況,而且能夠進一步幫助他們了解污染物的來源和特征,是工業污染特征多一些還是散煤燃燒影響多一些,便于大氣質量治理能夠對癥下藥,精準治霾。

      近年來,蘭杰積極參與地方標準《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技術規范》的編制,認真組織開展了我省省級空氣監測站點的運維管理,組織開展運維、質控,數據審核工作,努力讓數據“說真話”。

      蘭杰說,以前我省的重污染情況比較多,隨著近幾年大氣污染防治的持續開展,我省各地重污染頻次明顯減少,峰值濃度降低。2022年,我省空氣質量更是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49,同比下降2.4%;PM2.5平均濃度達到38微克每立方米,取得2017年以來最好成績;優良天數比例為74.5%,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民眾能很明顯地感受到空氣質量的改善,我對以后的預報工作也更有信心、更有動力了?!碧m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霧霾”這個詞可以退出歷史舞臺,美麗的藍天白云抬頭可見。

      山西晚報記者 武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
      九九黄色在线